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
慈云法雨

重阳登方山

来源: 慈云佛学院    作者: 若宽法师    日期: 2010-10-18    浏览: 1808

农历九月九日,为传统的重阳节,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,一般包括出游赏景、登高远眺、观赏菊花、遍插茱萸、吃重阳糕、饮菊花酒等活动。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因林居士相邀,我们几位朋友成行驱车至我的小庙——梵音禅寺。次日重阳,即去温岭著名旅游风景区方山登高游览。

方山,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素有“神山佛国”之称。方山景区位于温岭市大溪镇境内,方山为北雁荡山余脉,集危崖绝壁、奇峰深谷、飞瀑溪涧、田园风光于一体,是一幅风景优美的山水画卷;是自然地貌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,乃“天人合一”的伟大创造。并有悠久的宗教活动历史,古时名士、高人络绎不绝到方山寻幽览胜。王羲之、徐霞客等名士都曾游历过此地,并留下了千古名句。

方山因山体雄浑方正,四周壁立如城而得名,方山一名,有“方方正正”、“天圆地方”之意。因历来香火鼎盛,善男信女众多,据《太平县志》中记载,方山又称为“邑之镇山”。方山历史上英才辈出,最著名的莫过于民传代皇三日的明代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谢铎,以及南宋工部侍郎、龙图阁直学士王居安,明代刑部尚书赵大佑,并称大溪三贤。

方山历代建有多处书院和书塾,宋代有中山书院,明代有方岩、斗山、箬溪等书院,清代有鸿文、漩溪、鲸山等书院,留下了许多清廉思想和传统美德。方岩书院当时由谢省、谢铎等名士主讲,加上李东阳等名公呤咏,因而远近闻名,师从甚众,享誉一方。方岩书院是为纪念谢铎而建的,它坐落在梅雨瀑与白龙瀑之间,建在峭斗洞旁侧、原峭斗寺遗址上,谢铎年轻时曾在此读书,此地也沾染上了浓重的书卷气,成为历代骚人墨客以诗会友、交流思想的好地方。

我们到达停车站,早有赵村长在等待我们,陪我们进入方山书院,叶主任为我们泡上大红袍,茗上几杯,即去观赏书院的陈列室。现今的方岩书院于2005年建成,2008年开馆,建筑面积约2010平方米,系仿明清建筑,由北京大学古建筑设计院设计。书院门前挂李鸿章所书楹联“每怀古人自知不足,既生斯世岂能无情”,内设有陈列馆、研究会所等, 陈列馆又分为美丽家园、东瓯古国馆、大溪圣贤馆等部分,其中圣贤馆是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重要展馆,里面陈列王居安、谢铎、赵大佑等先贤的生平事迹、诗词、文章、书法作品等,并运用图片、实物模型及影音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地进行展示。我们在附近看到一个山洞,即王右军洗墨池,池中之水,长年不干,清澈见底。令人奇异的是,近年来,山洞岩壁上因流水痕迹自然形成一尊白衣观音大士,令大家欣奋不已。

我们攀登到了最高处,朝拜云霄寺,往方山顶部走去,望眼观处,上面地平如掌,一望无际,宽阔无余。这里是最高海拔461米,山顶平坦开阔,面积有七百余亩,仿佛天外琼台,空中花园。相传汉朝汝阳人周义山有道术,在绝顶上缚茅跌坐,田是他所辟,后仙逝,为紫庭真人。于是山顶之田也称仙人田,使人如置身九霄之外,飘飘欲仙。我们漫步山顶,走到中部,忽然看到两边有碧波荡漾,且连绵起伏,犹如蟠龙惊伏,围绕亭台楼阁,仿佛九宵琼宇,这就是仰天湖,被誉为“温岭的天池”, 我们疑为龙王之府,如此奇妙福地,我们不忍错过,就此静坐诵经祈福。

据这边旅游区的规划,在此山顶平台上建81米的观音佛像,面向东海,庇佑温台二域,届时信众朝拜如云。如果项目能审批实现,无余是造福人间的一件大好事情,也是一大事因缘,我们期待能功德圆满,布泽群灵。为建设“人间净土”,构筑和谐社会而服务,挖掘方山本有的资源,争创一流,使方山文化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

梵音禅寺